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科普园地
科普园地
之江心学(第820期):颠覆认知:运动不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血管功能和内皮修复
2023-05-16    编辑:管理员    浏览:278
本期作者简介
  柳贤芳,医学硕士,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本期指导作者简介
  邵红,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起搏与工程学组委员。曾在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进修学习起搏电生理技术,临床经验丰富,长期从事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衰、血脂异常等心内科常见病、疑难复杂病的诊治,以及心脏起搏等介入治疗,注重慢病生活方式的改良。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SCI论文多篇。
  摄氧量峰值(VO2peak)下降是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标志性的临床症状。既往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VO2peak,在多中心HFpEF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试验中,中等强度连续训练(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 , MICT)的获益与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相当。血管功能障碍发生在HFpEF患者血管的各个部分,并与不良预后有关。运动已被证明可以改善HFrEF的血管功能,并与VO2peak的增加相关。然而在HFpEF患者中,运动对血管功能和内皮修复的作用尚不明确。
  近期发表在JACC:Heart Failure杂志上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了不同运动训练方式对HFpEF患者血管功能和内皮修复的影响。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OptimEx-Clin(Optimizing Exercise Training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stolic Heart Failure:优化运动训练防治HFpEF)研究的亚组分析,OptimEx-Clin于2014年9月至2018年7月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医院、莱比锡心脏中心和柏林Charité大学医学院以及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大学医院进行。HFpEF患者(n=180)被1:1:1随机分配到MICT组(每周5次,以35%至50%的心率储备进行40分钟的运动)、HIIT组(每周3次,38分钟的运动),或指南对照组(医生建议进行定期运动)。对于MICT和HIIT组,运动课程在心脏康复中心的监督下进行,每周3次,为期3个月。其余的运动课程在家中进行,使用远程监控监督,总持续时间为12个月。血管功能和内皮修复细胞在基线、3个月和12个月时被评估。
  主要结果:
  在基线时,47名患者(30%)所有血管功能测量值都在正常范围内。发现66%的患者增强指数升高,29%的患者脉搏波速度偏高,而17%的患者微血管内皮功能障碍(RHI),25%的患者血流介导的扩张异常。42%的内皮细胞祖细胞(EPCs)水平低于正常,18%的HFpEF患者血管生成T细胞(TA)水平低。血管功能异常测量值之间几乎没有重叠。
  在对照组、HIIT组或MICT组干预3个月或12个月后,没有观察到微血管内皮功能的明显变化。血管功能损伤的累积数量保持不变(P-time=0.99)。MICT组在3个月后显示出外周动脉测压曲线改善的趋势(P=0.075),而RHI和Framingham RHI在这个时间点上没有组间差异。其他血管功能测量和循环内皮修复细胞均无明显变化或组间差异(所有P>0.05)。在所有的时间点上,对照组的循环TAs数量往往较高(P-group=0.067)。在敏感性分析中,将人群限制在对训练方案依从性>70%的患者,结果依旧相似(所有P>0.05)。
  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基线数量与基线VO2peak呈负相关(RHO:0.22;P=0.011)。其他血管功能和细胞修复指标与VO2peak无关(Rho均<0.20,P均>0.05)。VO2peak的变化与血管功能和舒张期功能无关(基线或3个月或12个月后的变化,Rho均<0.20,均P>0.05)。

图一:基线血管功能

图二:运动训练对HFpEF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

图三:微血管内皮功能变化
  结论:高反射波增强指数在HFpEF患者中是常见的,但大部分患者的内皮功能和内皮修复细胞的水平是正常的。运动并没有改善HFpEF患者血管功能或内皮修复。血管功能的改善与运动后VO2peak的改善无关。
之江心学评述:
  该研究对HFpEF患者的血管功能(血流介导的扩张、RHI和脉搏波分析)和细胞内皮修复(EPC和TA)进行了全面分析。虽然HFpEF患者反射波增强指数升高很常见,但少于50%的患者有内皮功能障碍或内皮修复细胞水平降低,30%的患者所有测量值都在正常范围内。在3个月或12个月时,运动并没有引起血管功能测量的明显变化。该研究发现HFpEF患者的血管功能、有氧能力和舒张功能之间只有微弱的关系。综上,与以前对HFrEF和冠状动脉疾病的研究相反,运动对HFpEF患者的获益不太可能是由血管功能的改善所介导的。本研究的局限性,比较高的退出率(9%-17%)产生退出偏倚,这在HIIT组中是最大的,这可能会限制结论的普遍性。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阐述运动改善HFpEF患者VO2peak的机制。
参考文献
Gevaert AB, Böhm B, Hartmann H, et al. Effect of Training on Vascular Function and Repair in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JACC Heart Fail. 2023;11(4):454-464.

王利宏主任简介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杭州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心血管内科主任、大内科教研室主任。曾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工作。目前担任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心律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浙江省心血管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房颤中心联盟副主席,长三角心血管联盟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心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委员、心衰器械治疗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脏学会理事,中国医促会心血管健康医学分会常委、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入选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在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教育部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国家重点专项十三五计划、国家卫计委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心电与循环》、《心脑血管病防治》杂志编委,Diabe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等杂志审稿人。是国家卫生部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导师,已主刀完成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冷冻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左心耳封堵术和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介入手术等近万例。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简介
  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方面人才。医生39名(其中博士学位19名,硕士学位18名);正高职称11名,副高职称15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4名。护理人员60人,副主任护师2名。目前有112张床位,其中CCU20张,心导管室3个,心功能室1个,拥有世界最先进的DSA机3台、电生理仪2台,飞利浦心超机1台。是浙江省唯一的国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同时也是浙江省仅有的一家同时具备“冠脉介入、射频消融和起搏、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成人)”三大心脏介入手术培训基地的医院。是中国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CRT植入技术培训基地。是国内最早引进先进的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3000)医院之一,在无X射线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也是国内最早应用冠脉内血栓吸出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医院之一。应用经皮心肺辅助循环支持技术(叶克膜),打破极危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禁区。在省内最早采用介入技术封堵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努力拯救高危患者的生命。在浙江省率先应用Ampla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在国际心血管病研究领域最顶尖的杂志 Circulation、Hypertension、Journal of Hypertension、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其它厅局级等课题40余项。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各1项。